珠三角產業遷移 看產業承接中的重慶反應
加工貿易,原本是珠三角地區的發家之本和優勢所在,在很長一段歲月里帶動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。而如今,這個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獨領風騷多年的“世界工廠”,正在發生產業遷移。這,會給身處內陸的重慶帶來怎樣的波及和影響:
據重慶日報報道 2月16日,在重慶璧山縣人才市場,吳謙找到了一份新工作。
一個月前,廣東東莞常登鞋業公司以轉行為由,用4000多萬元作為經濟補償,遣散了4000多名員工,吳謙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“我怎么也想不到就這樣關門了?!敝两?,吳謙還很惋惜。
1989年創立的常登鞋業,一開始就有1000多工人,吳謙第一次南下打工,便進入這家工廠。在他的印象中,那時臺商在東莞投資興建的大鞋廠并不多,常登鞋業已經算是大規模了。
2007年日歷剛翻完,一則關于東莞數千家鞋廠競相關門的新聞突然在多家南方媒體出現,隨后,珠三角上萬企業面臨倒閉的消息,頻頻出現在全國主要媒體上。
常登鞋業,僅是消息中的萬千主角之一。
此時,在西部的璧山縣,一場由地方政府組織的普通招聘會卻十分熱鬧。
招聘會上,吳謙和他的兩個同鄉,憑借熟練的手藝輕松進入當地一家鞋廠,仍從事老本行。
也許,他們不會去思考:加工貿易,原本是珠三角地區的發家之本和優勢所在,在很長一段歲月里帶動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。而如今,這個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獨領風騷多年的“世界工廠”發生的產業裂變,會給身處內陸的重慶帶來怎樣的波及和影響?